特写:2018车企大变革
10月30日,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Frank Witt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排除与福特共享大众自身MEB电动化平台的可能——MEB,是大众斥资数百亿打造的纯电动平台,承载着大众在电动化时代打天下的各系列车型,可以说是大众压箱底的成果。 福特如果能拿到这一平台,对福特发展新业务可谓是雪中送炭——福特在电动化上的成绩一直乏善可陈,首款纯电动车的亮相时间排到了2020年,乃至于今年为了业绩在北美地区直接开起了“倒车”——停掉轿车业务,专做高排量、高利润的大型燃油车。 将这一平台向福特开放,可见大众组建联盟的诚意。 不过事实证明,大众敞开胸怀也是有所图的。今年11月1日,新的消息传出,大众可能会向福特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ai投资超过10亿美元,以分享后者的技术研发成果。 Argo.ai的创始团队,曾经是谷歌Waymo、Uber无人驾驶团队的关键技术人才。而在这一消息传出不久之前,大众新CEO迪斯试图收购Waymo股份的提议才被董事会驳回,大众此时需要一个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作为投资标的。 ▲被福特收购的Argo.ai 此外,大众还试图通过与福特的联盟关系,利用后者的闲置产能,在美国生产纯电动车。集团CEO迪斯亲自确认了这个消息。北美汽车市场,一直是大众汽车久攻不下的一块心病。而特斯拉正凭借量产的Model 3,在北美把包括奥迪在内的一众中级豪华车打得满地找牙。 作为全球三大单一电动车市场,北美寸土必争。面对电动化时代,大众试图借助与福特的合作实现无需重新建厂、低成本的本地生产,撬动北美市场份额。 由此, 大众与福特的合作,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从想象力有限的商用车领域实现了向电动车、自动驾驶研发乃至车辆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全面拓展。史上最大车企联盟,已经近在眼前。 3、国汽集团呼之欲出 环球同此凉热,跨国车企为生存合纵连横之时,在国内,一场关于国有车企的合并,也被提上了日程。 2018年7月,一汽、东风、长安组建合资出行服务公司,在去年三方的战略合作框架上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但很快,无论是吃瓜群众,还是业内人士,都认为只是“前兆”。 这年10月,宝马增资控股华晨宝马,打响外资车企突破50%股比限制的第一枪,国内车企,尤其是高度依靠合资业务的国有车企们,股价应声而跌。 在这些企业中,自主品牌往往负责亏损或者保本,赚钱的都是合资业务。然而,在2022年乘用车企业外资股比限制取消的发改新规下,他们的好日子将会走到头。 一个直观的数字是,2017年,长安、东风、一汽自主品牌乘用车总销量不到300万辆,不及大众一个品牌在国内的交付量。 如果国内的品牌不进行整合,发挥规模效益,很难想象,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效率普遍较低的国有车企们,未来的路将会多艰难。 今年11月,一份一汽、东风、长安的合并方案开始在网上流传:三大国有车企将在2022年之前合并为“国汽集团”,研发将被统一,品牌将被缩减至2-3家,所有领导将会竞聘上岗。 虽然这份方案未被证实,但未来他们的自主产品要博一块市场,必须集中资源进行突破,集团间进行整合,是一条绝佳的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彭博社的消息,2018年,是10年以来全球车市销量首次下跌。车企们同时面对着三重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