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17年产品史——突围、霸权、迷失、焦虑与变革
从移动端起家,在短短4年内已经成长为一家估值数十亿美金公司的今日头条在互联网圈内被人与百度进行类比。两家公司也都很相似——创始人皆为技术背景,都依赖着技术和算法而起家,也都希望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力量在行业内占据某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与百度不同的是,今日头条已经专注在“内容分发”这条道路上苦心经营了4年,并已经积累了数亿用户和大量数据,以及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 据今日头条官方透露,他们已有计划从2017年开始逐渐开放一部分自己已经较为成熟的“内容分发”算法,帮助更多媒体、内容从业者等通过机器更有效的实现内容的分发和传播。 看起来,在“内容分发”这场仗上,百度与今日头条之间或必有一战。且,相比起优质的内容生产者之争,或许“内容分发能力”会变得更为关键——假如你既拥有海量流量,又拥有强大优秀的内容分发能力,很难想象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们不愿意与你合作。 某种意义上,这与百度的“人工智能”豪赌,可能也是一脉相承的——百度的期望,是在于倘若“百度大脑”这样的人工智能高端项目若能在几年积淀后取得某些突破性的进展,或将可以彻底带来完全不同的局面。 而就在2017年2月6日,李彦宏公开发表了百度2017年度的内部信,其中反复提及—— “百度从本质来讲,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在做内容的分发” “内容分发是我们的核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存在,我们之所以很多业务能够做的起来,是因为我们有内容分发这样一个坚强的大盘,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 此举,无异于正式给今日头条下达了一封战书,也正式宣告了2017年百度的重心也将全面向“内容分发”开始倾斜。 五、尾声 作为一家公司的百度,无疑是PC时代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最大的赢家,凭借自己的搜索与贴吧、知道、百科等一系列优秀的产品,百度迅速成为了PC时代的巨无霸,并随之建立起来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商业逻辑,以至于到今天,百度的商业产品经理在互联网圈内仍然有着非常良好的口碑,而“搜索”与“商业产品”,也被称为是百度最核心的两大产品。 然而,往往正是那些曾让你强大的事物,在新时代来临时更容易让衰败。在互联网圈内,这一定律更是屡见不鲜,对百度而言,也是如此。 自2010年开始,百度的“竞价排名”广告模式就始终饱受诟病,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也让百度自身焦虑不已,于是,百度也奋力开启了一系列转型尝试,试图找到搜索和广告以外的一个全新支柱与增长点。 甚至,百度也在这一背景下自上而下的制定了很多战略,和调整了很多组织架构,在百度高层眼中,先布局O2O,再调整架构,将金融业务扶植起来,以此为核心扩散辐射现有业务,如百度外卖、电影、糯米、OTA、无人车等,将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战略。 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百度的转型努力还是纷纷失败了,从O2O到“移动入口”再到“金融”,百度始终都处在一种“慢半拍”的节奏中,未能获得预料之中的成功。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