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http://www.0378zz.com/)- 科技、AI行业应用、媒体智能、低代码、办公协同!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探索外包开发的极限:一个精品App诞生的全过程

发布时间:2017-01-25 16:37:55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导读:副标题#e# 这篇文章希望向你分享的是:如果你想开发一款App,而你请不起一个完整的开发团队,那么你如何借助外包公司来做好这件事;你如何去揽下立项、原型、系统、UI、交互,这些所有的工作,几乎没有任何面对面的交流,一切想法都通过文档来跟外包沟通,

在「the App」开发中,虚拟迭代分两步,第一步是让我在脑海里具象化这个App上线之后的样子,所以我会把效果图都贴在白板上,盯着他们看,想象自己在这些页面跳转;我也会拜托智豪同学帮我把效果图摆进墨客或Axure里,做成一个可以在手机里点击的高仿真H5原型。

当我从这一步中建立了我对这个App整体的视觉和操作记忆之后,我就会进行下一步,那就是做一份Word文档格式的“「the App」”,它很像桌游,我当做自己在使用真正的「the App」那样操作它,每天记录很多东西,就像是在使用真的App一样。

我在办公室、咖啡厅、湖边和菜市场写东西,我在醒着和睡着的时候写东西,几个月里写了十几万字的个人思考和摘录。每当我在原型或效果图里觉得某个功能已经设计得很棒的时候,过不了几天我就会在“使用”Word版「the App」时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我就去修改设计方案,哪怕是打倒重来。

首先是第一次虚拟迭代。既然灵感来袭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到底该“原创”还是“转发”,那么就去掉它们之间的差别——所有写下的东西都是一篇“感悟”,我每次记录的文字之间不再有高低之分。等到我闲暇的时候,我就把某些描述同一个人生道理的“感悟”汇集到一起。例如,我发现我有3篇感悟都是在反思自己容易情绪化的毛病,还有5篇是从网上收集来的关于情绪管理的文章片段,那么我就把这8篇内容汇集到一个“信念”之中,然后给它起名叫“控制情绪”。

探索外包开发的极限:一个精品App诞生的全过程

第一次虚拟迭代:“打孔”

并且,一个信念的权重也不再取决于他所包括的文件数量,而是你给它打了多少次孔。每天用户都将获得一个打孔器,选择当天对他生活起到真正帮助的那条信念,去给它打孔。日积月累,人生信念就会形成一个排行榜(如上图)。

当你看到一篇信念有50次打孔的时候,你就知道,它在生活中给了你50次的实际帮助,也许它是一个不起眼的大道理,但是你应该坚持下去;当你发现某个以前看到流泪的心灵鸡汤只有2次打孔,你就知道,原来它属于劣质的地摊成功学,它讲的都是虚的,它对你没什么帮助。

然而,当我在Word版「the App」“使用”这套新设计时,我又很快发现了两个大问题。

其一是我可以作弊。我并不是每天都对生活有新感觉,但这些日子里,如果我不用打孔器它就会被浪费掉,为了不亏,我就随便找了个没用的信念给它打孔。等到我有一天突然发现一个好的观点时,我立马把那个没用信念跟它合并了起来,再把没用的部分删掉,这样它的打孔数就立刻上升了。

其二是我的内容很乱。我最感兴趣的一条信念是稻盛和夫的“做正确的事”,我每天都有新感想写进去,但实际上很多并不是思想上有什么新的认识,而是我当天做了什么事。这些相当于流水账的内容掺杂到信念里,让我每天打开它不知道该看什么重点。

于是,在第二次“虚拟迭代”中,我设计了“涅盘”和“流水账”来解决上个版本的问题。

探索外包开发的极限:一个精品App诞生的全过程

第二次虚拟迭代:“涅槃”

如上图,每个信念只能容纳9个最精华的感悟,多余的必须要“涅槃”,涅槃实际上就是让你从感情上接受去删除那些不重要的思想,它约等于删除,但它的“英灵”永远存在于这个信念的一个小入口内,不允许彻底清除,供你瞻仰。

同时,用户在打孔数上作弊也没那么自在了,假设你为了把一个20次打孔的信念提高到50次,而合并进来一个打孔30次的不相关信念,那么当你去除那些不相关内容的时候,它将永远保留在涅盘区扎你的眼,让你不舒服。即使你先偷偷把那个不相关信念的内容都清除掉也没门,因为信念的合并也包括它们涅盘区的合并。

而“流水账”就能把每天的实践体会跟那些具有指导作用的文字隔离开,有什么实践体会,写流水账就行了,没必要写进信念里。但问题在于,写流水账这个功能并不在「the App」的主线上,而一个完善的流程设计应该是“你一定会按照我的设计来做”而不是“某个功能你可以用也可以不用”。这个时候,我犯了一个非常愚蠢的错误,那就是额外设计了一套“分数”机制来保证用户会使用流水账这个功能——有时候,你沉浸在你的劳动中,于是忘记了你也曾是鄙视某种做法的人。

探索外包开发的极限:一个精品App诞生的全过程

第三次虚拟迭代:“流水账”与“打孔”的结合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