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追星需打破“流量至上”执念
这段时间“粉丝为打投雇人倒奶”事件受到社会舆论广泛关注,为了给自己的偶像多投票制造高人气,粉丝购买大量牛奶只为获取每盒包装里独特的二维码标识,于是大量被开封的牛奶不得不被倒掉,造成了大量的食品浪费,令人痛心。 当我们在谴责“疯狂的粉丝”的同时,也要看到,“买奶打投”这项畸形规则的不合理性和操纵性。从商业层面来说,牛奶品牌是综艺节目的赞助商,自然希望通过花钱赞助来获得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量的提升,从而实现更大的盈利。于是制作了“买牛奶为艺人投票”的规定,观众只有去买指定的牛奶、撕开包装获得二维码,才能给喜欢的艺人投票。对于粉丝来说,在贡献销量、支持赞助商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为偶像“打投”的根本目的。 须知,这项规定的另一层含义是:只有多买牛奶,才能多投票。而对于综艺节目来说,只有艺人的票数多了,才能获得好名次。层层连环相扣,赞助商和节目方共同把粉丝推向了疯狂浪费牛奶的道德深渊。 之所以会出现“倒牛奶”的闹剧,是因为在粉丝们看来,他们买的压根就不是牛奶,而是“打投票”,只要二维码就够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借用网民时常调侃的一句话“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笔者无意为粉丝的错误行为开脱,但如果偶像市场的“唯流量论”不根除,即便经过这次批评后没有倒牛奶了,可能下次粉丝还会为了多投几票而去倒面包。 上游市场是游戏规则的制定方,粉丝只是在遵循规则的基础上“尽情发挥”以至于忽视了基本的文明公德,要说“倒牛奶”事件的最大赢家恐怕就只有赚得盆满钵满的赞助商了。
理智追星不是一句口号,更需要有一个自上而下的鼓励、支持“理智”的生态环境,让粉丝不必为偶像的“数据”和“流量”所裹挟,而做出疯狂举动。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