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http://www.0378zz.com/)- 科技、AI行业应用、媒体智能、低代码、办公协同!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数码 > 正文

手机参数越高就代表体验越好?或许你们都搞错了

发布时间:2022-05-17 08:58:30 所属栏目:数码 来源:互联网
导读:如果常看手机发布会的,会发现这两年厂商们不怎么吹处理器了。毕竟芯片更新频率降下来了,大家用的都是那几款,值得讲的东西就少了。So厂商们都开始用其他配置的参数说话。越来越高的像素、越来越高的快充瓦数、越来越高的屏幕刷新率 但,参数越高就代表体验
  如果常看手机发布会的,会发现这两年厂商们不怎么吹处理器了。毕竟芯片更新频率降下来了,大家用的都是那几款,值得讲的东西就少了。So……厂商们都开始用其他配置的参数说话。越来越高的像素、越来越高的快充瓦数、越来越高的屏幕刷新率……
 
  但,参数越高就代表体验越好?今天就来抽几个大冤种配置和大家扒一扒。一亿像素打不过 1200W?很长一段时间里,谈相机离不开谈像素。从 4800W、6400W,到后面的 1 亿像素、即将到来的 2 亿像素。这样让部分人产生了「唯像素论」:镜头像素越高,就是越好。但也有人疑惑:为什么苹果用了这么多年 1200W,体验甚至比某些 1 亿像素还要好。其实「像素高画质好」的说法不全对,也不全错。
 
  举个例子,如果你用的是支持 120W 的 iQOO 9 Pro。
 
  那充电时需要用回对应的 iQOO FlashCharge 技术,才能体验到满血 120W。
 
  如果你用的是小米家的充电头,则不会激活 iQOO 的私有协议,只能通过公有的 PD 协议充电。
 
  速度自然不会拉满 120W。
 
  此前有媒体对支持 120W 的小米 12 Pro 进行过充电兼容度的相关测试。
 
  从结果不难看出,即使你用的充电头支持 100W PD 协议,要是没有小米官方私有协议加持。
 
  出来的效果也只有 30W 上下。
 
  好消息是,这种情况可能再过两年会有所改善。
 
  去年电信终端产业发布了《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
 
  文件里提到一项 UFCS 通用协议,交互流程跟如今最为广泛的 PD 3.0 通用协议相类似。
 
  理论功率最高还能达到 200W 以上。
 
  这项由中国通信院、华为、OPPO、vivo、小米牵头的规范,得到了多家终端、芯片厂商支持。
 
  如果进展顺利,安卓厂商这边也能实现充电头自由。
 
  确实是一件好事。
 
  刷新率越高体验越好?
 
  2019 年的一加 7 Pro,掀起了机圈的高刷新率风。
 
  随后,大伙都开始给自己的各款机型加上高刷屏。
 
  90Hz、120Hz、144Hz,越堆越高。
 
  但「硬邦邦」的高刷有个问题:功耗。
 
  如果是不可变的高刷,即使处理器渲染出的是 30 帧的画面,屏幕依旧以 120Hz 的画面输出。
 
  多出来的,就是浪费的功耗。
 
  所以手机厂商想出了一招:可变刷新率。
 
  从软件层面的多档可变刷新率,到如今的 LPTO,都是通过识别画面内容,调整刷新率节省耗电。
 
  像小米 12 Pro 在预热时就晒出了「自适应刷新率」的演示视频。
 
  10Hz、30Hz、60Hz、90Hz、120Hz 5 档可调,在如今的安卓阵营已经是较高的配置了。
 
  但动态刷新率做得最牛的,还得数苹果的 ProMotion。
 
  iPhone 13 Pro 从 10Hz 到 120Hz 共给出了 12 个档位。
 
  安卓是冲着拉满流畅性去的,但苹果明显就是直奔保续航。
 
  So,这年头如果还有一些机型只有高刷,却连最基本的软件层面可变刷新率都没有。
 
  那你入手前可就得好好考虑,它的续航到底行不行。

  对于咱普通人来说,影像、屏幕、快充这些特性比性能提升的感知要来得强烈不少。
 
  怎样区分够不够强,数值就是最直观的评判标准。
 
  厂商们就是抓住大伙空追参数的心理,用越来越高的数字哄你买单。
 
  参数高不是不好,但脱离了实际使用的高参数,可能就成了「坑」。
 
  掏钱买机之前花心思了解一下,总会稳妥许多。
 
  土豪当我没说。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