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5性能等于i7?全负荷压力详尽测试告诉你
发布时间:2022-04-30 08:51:12 所属栏目:评测 来源:互联网
导读:所谓制程年是说intel的产品路线是按照Tick-Tock的方式,让处理器的纳米制程和核心构架每隔一年轮番进步。我们在去年见到Intel第一款具备核心显卡构架的Sandy Bridge构架的处理器之时,就开始猜测Intel会在今年让这种带有很强图形性能的处理器上升到何种地步
所谓制程年是说intel的产品路线是按照Tick-Tock的方式,让处理器的纳米制程和核心构架每隔一年轮番进步。我们在去年见到Intel第一款具备核心显卡构架的Sandy Bridge构架的处理器之时,就开始猜测Intel会在今年让这种带有很强图形性能的处理器上升到何种地步。 历经了一年左右的时间,Intel也算是按计划推出了Ivy Bridge构架的酷睿处理器。虽然它被称为Ivy Bridge构架,但实际上在核心构架方面与上一代的Sandy Bridge相差不大。它最大的特色在于由32纳米技术进化到22纳米,不仅实现了性能上的提升,还能够降低功耗与热量。 不同点之处理器部分:Ivy Bridge最明显的改变是22纳米制程工艺和三栅级晶体管技术,支持双通道DDR3-1600内存控制器。另外也改进了I/A核心和ISA指令集架构,针对SSE扩展指令集和字串处理优化了ISA。还加强了安全性、能耗管理,加入Configurable TDP技术,并支持更高频率的内存和低电压内存。 不同点之显卡部分:新一代HD Graphics 4000核芯显卡也采用了22纳米制程工艺,增加了EU可编程单元,改进了原有3D微架构、几何计算性能、并降低环形架构的带宽要求,同时降低了功耗。其最大变化是支持微软DirectX 11,它包括SM5、计算着色器、曲面细分技术等等,性能测试完全可以超越目前的入门级独显。另外,还支持OpenCL 1.1和原生三屏输出。 不同点之其他部分:Ivy Bridge的另两大改进是加入USB 3.0控制器与增加了对于PCI-E 3.0的支持。其中,PCI-E 3.0已在SandyBridge时代就出现了,只是这是第一次应用在移动平台上。这样一来主板上绝大部分PCI-E插槽都由CPU直联,减少了内存和芯片组的过渡,延迟更低、响应时间更短,性能也应此提升。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