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58造梦,能力配不上野心
4 年,安居客曾计划以 8 亿-15 亿美元的估值在纽交所上市,但由于多次上调端口流量费用,激起了多家中介的联合抵制,不得不放弃上市的好时机。最终,安居客在 2015 年卖身 58 同城,58 同城的收购价远低于此前的估值,仅有 2.67 亿美元。 尽管经历了 IPO 失败、被收购的动荡,安居客在 58 同城的帮助下依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艾瑞咨询数据,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安居客已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房产平台以及最大的在线房地产营销平台。 4 月 8 日,安居客集团吹响了二次上市的号角,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在疫情的利好下,此时对安居客来说无疑是上市的好时机。 变了身份的安居客,不仅得到了 58 同城的大力支持,也承担了后者在房产领域的野心。 作为分类信息行业的龙头,58 同城一直以来都奉行信息模式,仅涉足信息展示环节不进入交易环节,这给它带来了护城河不深的弊端。 从招股书中的内容看,安居客有意规避了这个问题,进入了壁垒更深的交易服务环节,推出了 SaaS 解决方案,同时也在着手为品牌培训经纪人。 然而,现实却更加残酷。安居客不仅没有突破流量的桎梏,在交易服务和 SaaS 方面也与竞争对手存在巨大的差距。上市梦对安居客来说虽不再遥不可及,但它能否完成转型从而更上一层楼,却充满了未知数。 安居客圆梦 2013 年,安居客的营收达到 8 亿,距离 IPO 仅一步之遥。上市计划夭折的直接诱因,正与支撑安居客的模式有关。 安居客成立于 2007 年,盈利手段与 58 同城(以下简称 58)类似,都是以营销费用为主要收入。2014 年,安居客突遭多家中介公司联合发难,中介公司的理由是,安居客在过去 7 年间多次改变收费方式。从 2012 年下半年开始,安居客就用和百度搜索相同的竞价排名替代了包月套餐,竞价模式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地甚至“上不封顶”。 导致中介公司联合抵制的导火索则是,安居客此后又在未通知中介公司的情况下,将出售房源的单次点击价提高了 27%,租赁房源的单次点击价提高了 50%。随后链家、我爱我家、麦田房产等 9 家中介,在一夜之间清空了为安居客提供的房源。
可见,安居客成也营销败也营销。在卖身 58 后,营销仍是它的发展重点,这在招股书中体现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