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http://www.0378zz.com/)- 科技、AI行业应用、媒体智能、低代码、办公协同!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据估,AI技术2035年将使各国劳动生产率增长26%

发布时间:2021-07-06 09:51:56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而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自1970年开始,中国年均人口增长率就在逐步放缓,预计2020年将低至0.5%,2030年将降至0.1%,2040年之后将进一步降至-0.1%,进入负增长阶段。由于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导致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未满15岁人口占比持续下降,预计2020年为17.1%,2030年为14.8%,2040年为13.3%,2050年为13.5%;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则持续上升,预计2020年为11.7%,2030年为16.2%,2040年为22.1%,2050年则将达到23.9%。
 
  人口老龄化也反映在中位年龄方面,预计2020年为38.7岁,2030年为43.2岁,2040年为47.7岁,2050年则将升至49.6岁。由此导致适龄劳动力占比大幅下降,预计2020年为70.8%,2030年为68%,2040年为62.1%,2050年则将降至58.9%。
 
  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适龄劳动力持续减少,将使以往依靠人口红利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只有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动能转换,提高生产效率,才能保持中国经济高质量地持续稳定增长。显然,引入人工智能,推动其与工业化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据埃森哲公司预计,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在2035年将使各国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26%。
 
  其中,瑞典的提升幅度最大,高达37%;芬兰和美国紧随其后,分别为36%和35%;德国、日本、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提升幅度分别为29%、34%、20%、25%和30%。
 
  人工智能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及对劳动能力的增强效应主要通过两方面得以实现:
 
  一是通过替代大量可自动执行的常规且重复的程序性工作,使工人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并将时间用于更加体现创造性的工作之中。
 
  二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工人进行辅助,使工人能够突破人体及能力的极限,进而创造更大价值。
 
  因此,引入人工智能进一步替代人的劳动、弥补劳动力缺口、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人工智能作为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可以给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工业化层级的进一步跃升,进而通过智能制造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