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品经理的身份告诉你,做视频号需要注意的5点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最近有朋友咨询做视频号的经验,4月11日到现在做视频号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做视频号的心得。干货很足,建议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认真读完,保证会有意外的收获哦~ 一个产品在规划之前,作为产品经理要想三个问题: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视频号也要考虑这三点。 一、做视频号之前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1. 为什么要做1)个人IP时代来临,个人影响力才是你的财富 视频号是普通人在 5G 时 代通过短视频逆袭的最 好机会。抖音、快手已经很成熟了,如果现在再去做的话会比较难,而视频号刚刚起步,可能机会更多一些。 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打造自己的人设和 IP,持续不断地输出。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哪一面想展示给别人?还有什么技能、专长,差异化的内容想展示给别人。 也许这个机会并不能帮你赚钱,但至少可以丰富你的业余生活。 2)微信生态下做冷启动,公域流量与私域流量的叠加,相对容易 视频号相比抖音,显然在微信内可以更好闭环。现在可以绑定公众号,未来微信也会打通小程序、企业号、微信号、直播等都可以导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 态闭环。并且生态的闭环更具有非常强的潜在商业价值,但是短期内抖音、快手肯定做不到。 2. 做什么要么有趣、要么有用,结合自身能够持续产出什么内容。日常生活中你的特长是什么,你喜欢什么,你就发挥什么;自己擅长的内容,才能持续。 能为粉丝提供什么? 既然粉丝关注你了,就要获得新知。 如何为他们提供有营养的内容? 首先要先装修你的个人页面:头像、个人简介、视频风格、话题等。其次是要输出优质的内容,不断的试验,观察数据。再迭代优化。 3. 如何做1)必须原创:不管在哪个平台,作为一个优秀的内容创作者,第一大原则必须要“原创。 2)要垂直:不要选择太泛的赛道。 3)持续迭代:固定时间输出,比如每天一次或一周三次;分析每期数据情况,用数据思维驱动内容的创作。 数据关注的指标:浏览量、点赞率、评论 率、评论点赞率、转发率、完播率。 二、个人案例分享
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持续更新30天的感受~ 1. 脚本准备提前准备,要么有用,要么有趣。不要主观想法过多,站在用户的角度输出内容,用户花1min时间是在想你身上想获得新知,而不是看你自嗨。 如何准备每天的素材? 因为要工作,不能把所有的事都放在视频号素材上。所以要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善于观察,时刻找灵感,时刻记录。 比如开完会时领导说的一个点很对,马上记下来,可以做为视频号的主题,然后输出一个脚本。有时也可以插入图片,视频做为素材。 推荐使用“石墨文档”积累素材,支持word,脑图,表格等。 同时有PC和APP版本,实时同步,可以将灵感记下来,在工作之余休息时就把内容填上。如果不方便写字,也要记录下来灵感。也许当时相信能记住,做完别的事可能就忘了。也可以用语音备忘录,手机就自带,如果想转成文字,也有相应的软件支持。 总结:把日常记录的灵感在周末整理出来, 统一录制,这样保证工作日时间不会太紧张。 2. 录制1)形象 如果是真人出镜,形象很重要。无论是职场范儿还是小清新范儿,要固定一个风格,场景、道具最好也固定,不要今天一个风格,明天是另一种风格。你就是自己的品牌,要表现的专业。 2)表达能力 语言有逻辑性,表情自然,有亲和力。 如何用1min表达出你的观点? 没有捷径,多录制就会有感觉了。 3)脱稿 最大的障碍是如何做到不忘词,还买了提词器,以为有了他就万事俱备了。 但录了几期发现如果用手机录制,会影响视频质量。并且表情也不自然。若使用相机录制太麻烦,每次录制都这样支设备、调试对我来说还有点难度。最好的设备就是一个自拍杆,一个手机搞定。 坚持更新视频号的一个原因是也锻炼表达能力,如果是使用提词器只是照着读,表达能力也不会得到锻炼。当尝试脱稿时,把框架梳理好,剩下的就是自然的去讲内容,这样的状态才是对的。 4)横屏还是竖屏 人个认为视频号比较适合横屏,因为首页是平铺的样式,竖屏会占用很大空间,进入视频号主页的时候,看着不舒服,开始我是使用竖屏,后来改为横屏,感觉好许多。 总结:
3. 剪辑剪辑的软件试过很多,快影、VUE,甚至PR也研究过,后来还是选择了剪映,
亮点功能
需要注意的点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