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设计思维”?
1973年,Horst Rittel和他的同事Melvin M. Webber首先创造了“Wicked Problems(畸形的问题)”这个词,他是第一批尝试定义设计理论同时专注于设计方法的研究者之一。不像他的前辈,他支持人类经验和感知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这是现象学首次被引入到体验设计。 2. 传统设计领域1987年,哈佛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的教授Peter G. Gowe出li版了《Design Thinking》一书,首次使用设计思维这个词语。 3. 商业领域1991年,大卫凯利(David kelley)创立IDEO公司,以设计思维作为其核心思想,并贯彻落实到了IDEO工作当中,成功实现商业化。 2005年大卫凯利在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成立了斯坦福大学哈索.普兰特纳设计研究院D.school,开授设计思维课程,提出了“Empathize,Define,Ideate,Prototype,Test”五个阶段的设计模型。 设计思维的发展,还有个重要人物——Liz Sanders,她是应用设计研究的先驱,不是一个商业设计师,她的背景是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当今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和设计思维中使用的许多工具、技术和方法都可归功于她。同时,她还是《Convivial Toolbox》的合著者,这是一本给对设计研究产生过程感兴趣的任何人的实用指南。 03 设计思维的过程模型当前,设计思维过程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术语来表达,其阶段模型也是从3到7个不等,但追求的目标基本相同,且整个过程都在聚焦于人,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常见到的模型。 《设计思维手册》中,是以HPI(哈索.普拉特纳软件研究所)的6步骤模型进行阐述的,其阶段包括:理解、观察、定义视角、构思、原型、测试。 IDEO,也把设计思维定义5个步骤,理解、观察分析、可视化、评估优化、实践。
瑞士电信(Swisscom)为了快速将设计思维整合到组织内部,设计了更为简单的步骤:倾听,创造,交付。 而上文提到的斯坦福设计学院的设计思维模型,是将HPI模型中的理解和观察,合并为同理心,而形成的5阶段模型。 设计思维并不是设计师的专有财产,随着创新能力在各行各业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设计思维也越来越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它在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商业等领域都得到了有效的实践,且当前企业中正在使用的许多设计理念,体验设计,服务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也都或多或少源自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既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亦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疑难问题,且非常适合解决模糊问题(问题难以掌握,没有标准答案),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问题均是模糊问题。感兴趣可阅读《用设计思维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后续个人将陆续推出设计思维系列文章,更为详细地介绍每个阶段常用的方法和工具,文末引用“诺曼”的话作为结尾:
资料参考来源《设计思维手册:斯坦福创新方法论》 《IDEO,设计改变一切》 《设计思维:有效的设计沟通和创意策略》 “台大设计思考入门课” “https://www.interaction-design.org” “设计思维简史https://www.sohu.com/a/129823386_655208”
作者:momous,微信公号:PKM懒学舍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