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上线,我已批量卸载了APP
小程序下新的创业趋势:场景、细分、产品与服务 曾有业界人士认为微信“小程序”与微信公众号之间的关系有重叠,但张小龙解释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彼此间没有关联。 开发门槛极低的小程序可以被看做是继订阅号之后微信为所有人重新划下的起跑线。但是现在看来,想要在这条新赛道上获得成就,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二维码与线下场景 2012 年,张小龙就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表示,二维码就是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入口。如今二维码成为了进入小程序最重要的入口。二维码背后是微信“连接一切”的野心,这样的决策也直接导致小程序第一批大量流量将来自于线下企业的导流。场景化应用成为小程序最容易突破的方向,这让那些面向 B 端用户的开发者看到了不小的希望。 对于那些不具备天然线下入口优势的开发者来说,如何在现实物理世界里铺设自己的入口、如何激活一个曾经不存在的场景成为了最主要的挑战。 流量争夺战成为过去,回归商品与服务 没有统一入口、没有推送功能、不设应用商店、不能分享朋友圈、有限制的搜索功能……这是张小龙在这次公开露面中为微信小程序设下的「限制」和「门槛」,线上流量已没有多大空间,但线下有了更多连接的机会, 比如能帮自己节省时间可能是用户越来越看重的产品特性,比如场景化的精细运营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中国新兴的一级市场研究咨询机构FellowPlus 认为,早先原生App的开发和推广的巨大成本,让很多还未做大市场就被成本拖累的创业项目死在了摇篮里。而微信小程序成本低廉,对于低频却有刚需的服务领域,开发小程序更是远比App来的实惠,未来这一部分应用市场的开发将很可能被小程序取代。再者,其本身所处的微信生态圈也让流量转化更具效率。通过小程序,早期创业者能集中更多资源到用户体验上,提高服务质量。 插座学院何川在文章中写道: 其实小程序早做晚做,也没什么焦虑的。微信再大,也仅仅是一个APP而已。何况归根结底,消费者要消费的不是小程序,而是小程序所承载的商品与服务。 所以,把改变世界的光环,让给张小龙吧。 而我们,只需要耐心学习、认真寻找可行的切入点,通过小程序更好的呈现该做的商品和服务——开车、卖货、设计服装、做菜、倒茶、讲课——人类归根结底,还是对实体经济与现实世界的需求,更多一些。 心疼这些APP,有多少人已经卸载了?
最后,想问一句,有多少人默默地搜索了淘宝、支付宝、百度?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