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生产、内容平台再到算法,一文看清新媒体“食物链”
说BuzzFeed以传统的方式做内容,乔纳•佩雷帝一定不乐意,一定有话要说。他那些话,概括一下,逃不脱“以创新的传统方式做内容”。每个细胞里都是创新因子、花花点子从来不断顿的“病毒”之王乔纳•佩雷帝都只能玩到这个份上,其他的,就不说了。被视为创新者的英国卫报,以事后诸葛的方式来评估,创新是创新了,但其创新,根本不足以拯救自己,反给自己捅下大篓子,在帐本上留下巨大的窟窿。在历史定位上,其让人尊敬的传奇总编辑艾伦•拉斯布里杰因此可能成为卫报的罪人吗?这种可能性无法排除。卫报及卫报的出资人司各特基金会已经开始了去拉斯布杰化的进程。 至于第三种模式的新媒体实践者,成功案例虽然还不很多,但影响力巨大。谷歌是最早推出算法新闻的媒体平台。谷歌新闻后来成了欧美媒体的众矢之的,争端至今不绝。而这种基于算法的新闻集成,使谷歌侵蚀了传统媒体的广告。后来的Facebook将信息的算法,变成了人的算法,取得了更为令人瞠目结舌的成就。而以第一种模式(雅虎新闻,聚合、自制并行)、第二种模式Tumblr(轻博客,UGC)运营的雅虎,虽然是互联网上最早的奇迹之一,几乎已经崩盘。 在中国,今日头条率先开始的算法推荐,已经成了行业标准。BAT都下重注推出了类似的产品。算法新闻APP,用两只手,怕已经数不过来了。他们是否成功?不知道,但未来在他们手中,可能不会是出格的预言。 所有这三种模式的新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加速融合,会逐步聚合在若干互联网巨头旗下,或者聚合在一些成功转型的传统媒体巨头旗下。前者,包括但不限于苹果、谷歌、Facebook 、亚马逊,后者,包括但不限于阿克塞尔•施普林格、 Comcast(NBC) 、Disney 等。这里需要说明一个观点,传统媒体巨头,或者传统产业巨头,有没有可能转型成功?当然。南非报业是一个,他已经把自己成功地嫁接到了腾讯的身上,与腾讯合体,同时,也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分类广告与电子商务平台。阿克塞尔•施普林格也可能是一个,它也在打造自己的分类广告与电子商务平台,在与三星合作建设Upday新闻平台。还有挪威的施伯史泰德。他们能不能最终成功,不好说,但是,这些追梦的人,是最有可能成功转型的试错者。 以上述三个模式来考察种种“网红”,结论也是显而易见的。网红不管以什么形式呈现,在哪个平台上耕织,基本都是Publisher,以“内容创业”方式呈现的内容提供者。具体案例就不分析了。一些网红是个性化的独一无二的内容提供者。他们的生意很不错。但是这样的生意的可拓展性,可持续性,或者,其中的商业模式,得费力寻找。在媒体这一语境中,Publisher的突破与自我突破,是困难的。他们可以十分成功,但是,这种成功,作为Publisher,是有限的。就商业意义而言,Publisher导出的成功,与平台与算法媒体平台导出的成功相比,是有限的。当然,只是在这样的语境中,才是有限的。 迪斯尼是众所周知的伟大的公司,自称是一个销售快乐的平台。这个美丽的说法,不能改变迪斯尼的内容提供商本质。在互联网上,最终,迪斯尼还是一个Publisher,不是互联网技术平台。最多,它只是一个在互联网上销售“快乐”内容的平台。(“快乐”的内涵因人而异,“快乐”产品与服务形式多样,直抵人性的弱点,迪斯尼大都不提供。)就销售收入与税后利润而言,迪斯尼远远超过绝大多数超级互联网公司。但是,其总市值仍然被甩了好几条大街。迪斯尼是最有机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媒体之一,但任重道远。如果迪斯尼投资的标的,主要还是“内容创业者”而不是象南非报业那样投资“平台创业者”,这样的转型路就更为漫长了。迪斯尼上个世纪投资搜索引擎Infoseek失败的教训,留下的不只是数以亿计美金的损失,还有更为可怕的传统媒体“平台之路不通”的恐惧。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是两家了不起的报纸,两家内容导向的重要新媒体,月独立用户均在1亿左右。他们正在数字世界互为参照,你追我赶。其中的一切戏剧性,都没有必要过分解读。因为,这一切戏剧性,都是在一个特定群落出现的,那就是媒体机构(Publisher)。如果我们在一个更大的生态中,看这部双城记,喜剧色彩会大大降低,悲剧氛围会日益加剧。 所有这一切,如果加上了另外一些参照系,苹果、谷歌、脸书、亚马逊、BAT,其意义就大打折扣了。这些新媒体(Publisher)的辉煌,都是借助于上述互联网巨头取得的,他们只是一部更大的戏剧中的配角。 谷歌是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谷歌基于信息的算法,使它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在杰罗姆看来,Facebook可能是一家更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因为,Facebook的动力是基于人的算法。这些互联网巨头领头,正在构建一系列形态各异的平台型媒体。圈养形形色色的媒体(Publisher,包括机构媒体与自媒体),是他们最终必然的选择。 围绕着这些巨头并以这些巨头为核心的媒体融合,正在自然、澎湃地进行,星系正在互联网太空中自然集聚,最终指向的也许是以这些平台型媒体为核心的一系列媒体帝国。而这些媒体帝国,并不承认自己是媒体,拒绝承担自己的媒体责任。他们统治的新媒体世界,以及,接下来势必还将不断崛起的新媒体巨人统治下的新媒体世界,并不会比旧有的世界更美好?那是另一个话题。 现在看来,那个乌托邦,可能比现有的世界更为混乱、荒唐、反智。谷歌、Facebook在2016年大选中带来的变数,“假新闻”(Fake News)的泛滥,已经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此前无法想象的末日图景。 这些帝国之间,将会发生波澜壮阔的战争。这些战争的烈度,比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之间的火拼,要血腥得多。但是,所有这些战争,与模式战争相比,都不过是小儿科。 内容导向媒体与平台、算法导向媒体之间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冲突,这种冲突是渐进的,常常是在后台进行的。但并不排除发生正面冲突的可能。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平台与媒体之间的身体接触。几乎所有的媒体——原生或传统媒体都对平台、算法媒体的角色提出了共同的质疑。这种质疑并非因为党派政见差异,而是出于在媒体生态中的不平等地位。这种不平等地位造成的怨恨,正在积蓄能量,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有机会看到借某个契机,出现正面的对抗。虽然技术导向的互联网平台在这场对决中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一切皆有可能。无法想象,按照目前的趋势持续演进,也就是说,传统与网络原生的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日渐消瘦,直至体力不支。内容创业者,终将明白,他们的剩余价值,正在被谁榨取。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