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们的“末日逃生计划”,你不pick一下?
然而,全速前进的数字资本主义更具破坏力的影响是体现在环境和全球贫困问题上。一些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厂商仍在使用奴工,这些做法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一家名为Fairphone的公司想从头开始制造和销售“良心手机”,最后却发现根本不可能做到。 人之为人的本质不再是某种特征,而更多地被当成了一种技术漏洞 与此同时,稀土金属的开采和高数字化技术产品的废弃处置,也在破坏着人类的栖息地,取而代之的是有毒的垃圾堆,其中的有用材料又被农村地区的孩童及其家人回收,然后卖给制造商。 贫困和毒化这种“眼不见为净”的外部化,不会仅仅因为我们戴上虚拟现实设备沉浸在另一个现实中就消失不见。事实上,我们忽视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的时间越长,这些问题就会变得越严重。反过来,这又激发了更多的逃离,更多的孤立主义和末日幻想——以及更多出于绝望而拼凑起来的技术和商业计划。这形成了一个自我反馈的循环。 我们越是相信这种世界观,就越会把人类视为症结、把技术视作解决方案。 人之为人的本质不再是某种特征,而更多地被当成了一种技术漏洞。不管技术被嵌入了何种偏见,它们都被宣称为立场中立。技术诱使我们做出的所有不良行为,都被看成是我们自身腐化的一种反映,就好像我们把自己制造的麻烦归咎为人类天生的野蛮性一样。只需一款应用程序,出租车市场的低效就可以得到解决,只是在此过程中,人类司机变得无关紧要了;与之类似,人类心智的不一致性固然令人烦恼,但通过数字化或基因升级,也可以得到纠正。 最终,根据技术解决方案主义者的正统观点,通过把我们的意识上传到计算机,或者更妙的是,认同技术本身将成为我们的进化继承者,人类的未来将达到巅峰。就像某种教派的信徒一样,我们渴望进入自身发展的下一个超越阶段,脱离和放弃自己的躯壳,并将我们的罪恶和烦恼一并抛在身后。 电影和电视节目已将这些幻想呈现在我们眼前。比如,僵尸影视剧描绘了这样一种后末日故事:人类并不比僵尸更好,而且人类自己似乎清楚这一点。更糟的是,这些节目引导观众把未来想象成幸存人类之间的零和战争,也就是一群人的生存依赖于另一群人的毁灭。 甚至连热门剧集《西部世界》也在第二季的最后揭示:较之我们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人类其实更简单、更可预测。机器人已经明白,所有人都可以被缩减至几行代码,而且我们无法做出任何属于自由意志的选择。真见鬼,连《西部世界》里的机器人也想逃离身体的限制,然后在计算机模拟中度过余生。 对于人类与机器之间如此深刻的角色转换,我们所需要的思考过程完全取决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人类糟透了。我们要么做出改变,要么永远逃离。 因此,我们看到科技亿万富豪把电动汽车发射到太空,仿佛这样做除了表明亿万富豪有能力进行精彩的企业推广之外,还有其他什么意义。如果真有少数人达到了逃逸速度,并以某种方式生活在火星的“泡泡”里。 尽管我们花费数十亿美元进行的两次人造生物圈实验表明,我们目前甚至无法在地球上维持这样的“泡泡”——其意义不在于人类迁徙的延续,而更多地只是精英的一艘救生船。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