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奇艺28亿美元估值被收购 来看Netflix是如何自制内容的
2月12日,百度宣布董事会收到了来自李彦宏和爱奇艺CEO龚宇的收购提议,在28亿美元估值基础上收购百度持有的爱奇艺80.5%股份。 此举对爱奇艺和百度的意义,网络上已有众多议论。三文娱今天要探讨的是,国内优酷土豆、乐视、爱奇艺等各大视频网站学习借鉴的主要对象Netflix——它的发展历程,它的自制剧模式又是如何运作。(爱奇艺等不仅有大量的自制真人影视剧、综艺,也有不少动画: 优酷腾讯布卡爱奇艺有妖气,要扶持这46个国漫IP ) 从2010年9月试点加拿大市场开始,流媒体服务提供商Netflix迅速扩张它的国际版图。2015年进军了包括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在内的全球130多个国家,覆盖总数量达到了180多家,会员数量达到7400多万,可以说几乎已经渗透进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 奥巴马也追、习大大也提的《纸牌屋》,在Netflix诸多的自制剧中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今年第四季还没有播出就已经被宣布续订第五季。这之后Netflix还推出了很多成功的作品,包括口碑与效益甚至更好的《女子监狱》。那么Netflix为何要进行剧集自制又是如何进行自制的呢? 一、Netflix的前世今生 成立于1997年的Netflix,早年的主业一直是在线方式提供DVD租赁。它选择网络下单、隔夜直邮补充门店租赁的方式,赶上了DVD市场的爆发,在上世纪末成功成为一家月收入10万美元的公司。 2007年,美国家庭宽带的覆盖率很高,Netflix察觉到流媒体在线点播的商机,并且当时它的DVD租赁业务也已经接近饱和,因此应势推出流媒体服务。2011年7月,Netflix拆分了流媒体服务与DVD邮寄业务,用户每月支付7.99美元单独订阅流媒体的服务。 目前,会员费(订阅费)是Netflix流媒体服务的唯一收入。当前Netflix的订阅费用标准如下:
![]()
用户在首月可以获得免费体验的资格,之后按月收费,可以随时取消订阅,成为付费会员之后可以观看Netflix上所有的资源。在美国本土市场,三类套餐中第二类标准套餐最受欢迎。
![]()
Netflix的第二类标准套餐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涨价一美元到现在的9.99美元。不过从会员数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次涨价并没有对Netflix的订阅数量带来负面影响,总数量还是处于稳步增长中。这也是因为虽然涨价两次,9.99美元的资费相对于美国现有的有线电视订阅费还是很有竞争力,例如HBO每月的订阅费为15美元。 Netflix国内市场会员的增速较低,新用户获取边际成本较高,因此从2010年开始马不停蹄的国际扩张。下图是Netflix进入主要国家的时间线:
![]()
二、独家内容的代价 因为订阅费是Netflix流媒体服务的唯一收入,因此保持用户数量的增长是最直接的目标。 对于这一目标, Netflix的CEO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认为最大的驱动因素在于推出特别好的节目,让人觉得非看不可,同时在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更容易享受Netflix的服务,无论是接入智能电视、MVPD机顶盒或是Apple TV等等。 可是,人们为何一定要选择在Netflix上看? Netflix的答案是“独播与原创”。原创也是为了独播,至少在前几年只在自己的平台上独播,这些节目让人觉得非看不看,当然另一方面成功的原创剧集还能为Netflix打广告,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与认同度,最终新的用户数量的增加也就水到渠成。 Netflix要大力度开发原创剧集,不仅是因为原创剧集能有上述的优势,更是因为获得独播权也不是多美的事儿。 首先当然是贵。美国流媒体网站竞争十分激烈,播放权的费用也是水涨船高。Netflix购买《广告狂人》7季的内容费用在7500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平均单集费用几乎高达100万美金。Netflix也曾花重金获得《行尸走肉》、《绝命毒师》、《神探夏洛克》、《豪斯医生》、《绯闻女孩》等大热剧集的独播权。 此外,有时所谓的独播权只是网络的二轮播放权。对于正在电视台播放的剧集,Netflix通常只能在电视台播放结束之后才能上线。例如在与狮门娱乐签订的《广告狂人》的独播协议中,前4季可以在Netflix上直接观看,将要上线的第5季需要等到AMC播放完最后一集后,用户才能在Netflix上进行观看。 只要这个窗口期存在,对电视台就十分有利,因为Netflix上往期的内容会为剧集吸引新的粉丝,提高正在播出中的剧集收视率。对于《广告狂人》而言,第5季在AMC的首播获得了该剧史上最高的收视率,高于上一季首播收视率20%。而这对Netflix新用户的增加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三、这是一家硅谷公司,不是好莱坞公司 1、 大数据的功过 对Netflix稍有关注的人,一定不会对这家公司运用大数据分析感到陌生。 以《纸牌屋》为例,Netflix基于对用户的分析,知道他们喜欢大卫·芬奇导演的作品,和凯文·史派西的粉丝圈重合度也很高,英剧老版的《纸牌屋》也是点播热门,所以最终决定豪赌一把,投资制作《纸牌屋》,最终获得空前的成功。 比起简单的这些标签,硅谷出身的Netflix做的要多很多,早在DVD租赁时代,Netflix的Cinematch推荐引擎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Netflix也曾经悬赏百万美金,寻找团队提高推荐的成功率。 Netflix还对电影进行“微类型”的分类。影片的各种层面都被剥离出来,带上1到5的标量,类似电影结尾的“浪漫程度”都被细分,最终影片被分为了76897种。同时用户在网站上的收藏、推荐、回放、暂停等行为都被记录分析,而网站7000多万的用户数量可以做足够的分析样本。 但是内容的制作,真的是数学模型可以预测的么? 我们看看Netflix的另一部向HBO《权利的游戏》看齐的“天价”剧史诗巨制《马可·波罗》,10集制作费用高达9000万美元。 (编辑:开发网_开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